美国穷人大多是白人 数量是贫穷黑人的2倍以上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日期:2025-01-24

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和股票市场指数在几十年里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大多数美国人的实际财富却在稳步下降。2016年,美国没有一个县的全职工人能仅凭最低工资租住到一套简单的两居室公寓。这就是贫困,而我们早该要求政府承认这一现实,扩大对贫困的定义。

在本书中,当我谈论贫困时,我指的是所有生活朝不保夕的美国人。身陷困境绝非他们的主动选择,这是我们国家持续的错误决策所导致的。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依据现有数据做出描述,我会在本书中经常使用“贫困和低收入群体”这一技术性术语。后续我会对此做出更详细地解释。

当务之急是要明确,贫困在美国绝非一种孤立现象。事实上,贫困在美国无处不在。黑人和棕色人种无疑深受贫困之苦,但一个关乎美国不平等的基本事实却也经常被视而不见,遭到有意忽略:白人才是美国贫困人口中最大的种族群体。

白人贫困并不仅仅指那些在高速公路出口乞讨零钱的女性或睡在宾夕法尼亚车站的男人。它还包括那位在收银台帮你把食品装袋的母亲,这位母亲发愁的是,如果她把钱拿去修她那辆唯一的代步汽车,她还能用什么来养活自己的孩子。它还包括那些有工作但每月收入不足以支付房租和偿还学生贷款的大学毕业生。它还包括建筑工地上那些没钱给自己和家人购买医疗保险的日结工,那些生活在拥有所谓“工作权利”的州却不得不在买药治病和交房租之间做出抉择的仓库工人。它包括了所有貌似拥有工作和生活,却仍不得不经常睡在车里或在朋友家洗澡的数以千万计的美国民众。

从对阿片类药物危机的关注到对农村社区“绝望致死”的报道中,我们多少能窥见贫困对美国白人的影响。但每当我们短暂地聚焦于各内城区和阿巴拉契亚毒品使用之间的联系,或是贫困对亚利桑那州的美洲原住民儿童以及西弗吉尼亚州、印第安纳州或纽约上州贫困白人儿童的影响时,我们似乎总会不可避免地被另一套叙事所侵扰。依据这种叙事,穷人是自身处境的最大责任人。即使贫困者是白人,他们也会被指责陷入了所谓的“贫困文化”中,而后者通常被认为是黑人、棕色人种和美洲原住民社区陷入贫困的一项主要原因。依据这种迷思,贫穷都是穷人自己的错。

然而,当我们面对如下事实时,那些将黑人的贫困归结于黑人自身,却把白人称为“无用废物”的迷思便开始土崩瓦解:在美国,贫困和低收入的白人数量是贫困和低收入的黑人数量的两倍以上。政客们有时将贫穷的白人称为“劳工阶级”或“渴望成为中产阶级的人”,但当我们把他们与所有其他贫困和低收入的美国人放在一起观察时,我们就会发现贫困是一个正在侵蚀我们共同生活的毒瘤。是的,种族主义依然存在,并使得有色人种社区有着更高的贫困率。但是,把黑人的贫穷归咎于黑人本身的谎言,也让我们忽视了白人贫困家庭所承受的痛苦。在一个所有美国人的工资都近乎停止增长,住房、医疗、教育和交通成本却在急剧上涨的时代,所谓的“白人”身份和各种发表在网上的泄愤言论并不能让这些贫困者的日子更好过一点。

据我观察,贫困已经导致数百万的美国白人遭到孤立。但除了那些指责白人需要为自己的困境感到羞耻并忍气吞声的迷思,我相信贫困也有希望成为一种团结的力量。它可以让白人彼此团结一致,也可以让白人和其他数以百万计的穷苦友邻团结在一起。这些友邻包括办公楼的保洁人员和公立学校的校工,采摘农产品并将其摆上超市货架的工作人员,打包商品并将其送到我们家中的快递服务人员,以及那些帮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和年迈父母的保育员和护工。在一个公众过分关注分裂问题的时刻,共同的贫困经历反而有可能团结起一场真正的变革运动,而呼吁团结并推动变革,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美国地图上那些由“红色”和“蓝色”代表的各县选举结果,会影响政府通过立法来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地图的颜色所呈现的,仅仅是在某一特定选举中被计入选票的大多数人。那些由服务于大公司利益的反动极端分子控制的地方,与其说是“红色”县,不如说是缺乏组织的县。这些县的最大选民群体既不是共和党也不是民主党,而是那些往往不去投票的贫困者和低收入者。这些人之所以不参与选举的政治程序,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问题在于没有人愿意代表他们发声,而为了维持生计,无论是护士、工厂工人、女服务员还是房屋油漆工,他们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这一天都得去上班。

不管如何,以“红”“蓝”两色来展示各地选举结果的地图,证明很多美国人已然接受了关于国家分裂的叙事。这些叙事是彻头彻尾的迷思,因为它们不过是一种用于强化讲述者价值观的故事。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故事来讲述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想成为谁。作为一名黑人民权和道德领袖,我曾受邀参与由贫困白人领导的、发生在全美各地的斗争,这本《白人贫困》正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写作而成。但这本书也并非单由我一个人写成。25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年轻的牧师和社区活动家时,我结识了乔纳森·威尔逊-哈德格罗夫,一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山区的年轻白人男子。我们之间的友谊让我获得了一种我称之为“道德融合”的体验。基于道德融合,我们有望构建出一个多种族的民主社会,而且所有身处其中者都将拥有获得积极发展的可能性。稍后我会更详细解释这一概念。另外,在本书的结尾部分,我还会请乔纳森现身说法,让他亲自讲述更多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