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过同在海底捞消费,在加州尔湾店三个人要花200多美元,回到北京却只要300多人民币,差了五六倍。
而且美国的餐饮行业远不如中国发达,不仅品种少,开门时间也短。晚上9点之后想吃宵夜基本只能去汉堡店了。
我家附近海滨的景观餐厅,更是任性,有的只在中午开,有的只提供一顿晚餐,这些餐厅却都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只能说美国商家和消费者都太不会卷了。
如果在家做饭,开销比中国却高不了太多。食品中肉蛋奶不同品种之间价差很大,便宜的品种比中国还便宜,例如最便宜的低温鲜奶,一加仑4.5美元,折算下来相当于人民币8.6元/升。当然在WholeFoods这样的有机超市很多品种非常贵。蔬菜在任何超市都比中国贵几倍。综合算下来,自己在家做饭的话,成本比北京上海高一些。
水电气价格普遍比中国贵2-5倍。以电费为例,计算公式超级复杂,根据每天的时段和季节不同,单价相差很大。很多美国人一辈子也没算清楚。我们家所在的电网SDGE,号称全美最贵。原来的普通用电计划,每月电费在300多美元;后来买了电车,换成电车费用计划,在增加了每月400度用电量的情况下,电费反而降到了100多美元,也真是神奇。这个计划的下半夜电费每度相当于1元人民币,晚高峰在人民币4元/度左右。
美国汽油价格整体比中国便宜。加州油价全美最贵,单价与中国油价差不多,其他州的油价,最便宜的只有中国的一半。
医疗——低收入者优惠,中产成本高
如果没有保险,所有医疗服务都是天价,所以很少有人敢不买医疗保险裸奔。但低收入者可以领取很多政府补贴。
加州医疗保险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分三种:双人家庭年收入42312美元以下可以申请白卡,多数医疗服务基本免费,但有些医生不接受白卡;四口之家年收入94000美元以下可以申请Covered California,根据收入高低不同,大致每月交100-800美元;94000美元以上一般买普通保险,一家3口一般每月1000多美元。
后两种保险买了之后,根据买的保险品种和等级不同,普通门诊一次还可能要付30-50美元;年度医疗费用7000-14000美元以下,报销一半左右;高过的部分,哪怕是几百万美元,也全部报销。因为保险制度太复杂,这些都是大致的估算。
教育——公立低费用,私立天价
美国公立教育体系提供13年免费教育,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到高中毕业。不仅学费全免,低收入家庭还有免费午餐;加州不考虑家庭收入,为600多万学生全部提供免费午餐。不同公立学区质量也有很大差别,一般规律是富裕地区缴纳的房产税多,学区质量也好,因为一个城市收到的房产税大约有⅓到½被用于公立学校。只要居住在学区范围之内,租房也一样可以在这个学区上学。
大学教育阶段,名牌私立大学的学费不断上涨,排名前20的私立大学,学费普遍涨到了6万美元/年左右,加上住宿费和餐费书本费,平均开支在9万美元左右。这对学生和家庭都是巨大的成本,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背负了多年的学生贷款。顶尖大学对低收入家庭可以减免学费,例如麻省理工对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所有费用全免,20万美元以下家庭学费全免。联邦也会对低收入家庭提供无需偿还的助学金,每年几千到几万美元不等。
但如果上公立大学体系,压力就没有这么大。例如加州的公立大学体系分三个档次:加州大学UC系统、加州州立大学系统、社区大学系统。
两年制的社区大学最便宜,很多课程免费,低收入学生除了可以申请联邦助学金,社区大学还有很多补助。例如我家附近的Saddlebach College,每天提供一顿午餐、一包零食,每周可以领一次洗发水、沐浴露、卫生纸甚至婴儿纸尿裤。加州大学也就是UC每年给社区大学预留了1万多个转学名额,只要GPA达标,读完两年社区大学就可以转入伯克利、UCLA这些名校。所以很多已经被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的加州高中毕业生,会选择先读社区大学,再转学到UC。
四年制的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也主要为本州学生服务,本州居民每年学费在6000美元左右。
著名的加州大学UC系统,一共有10所大学,其中6所位居US News排名前40位。外州和外国学生每年的学费在4万多美元,本州居民是15000美元左右。
其他各州的公立大学体系与加州大同小异,都会给本州居民提供很大的优惠。所以美国高中生毕业之后,大多数会选择本州的公立大学,不仅学费便宜,录取率也很友好。
生活不算宽裕却很松弛
很多美国中产阶层生活的确不算宽裕,但也不像小红书上晒账单的美国用户普遍那么“惨”。
这种“不宽裕”,与中美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巨大差异有关。大部分人既不会存钱,也不会精打细算,还不喜欢买房。他们认为把钱花在自己的爱好上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邻居夫妻俩是典型加州中产,一个是护士,一个在联邦机构工作。三口之家却买了四辆车:两辆奔驰运动型轿车,一辆奥迪跑车,一辆特斯拉,因为他们就是喜欢车。车库里除了车,还有一辆摩托艇、一辆高尔夫球车、一辆运动摩托、三辆山地自行车、三块冲浪板。一到假期全家出游,去年已经去过夏威夷、瑞士和意大利。他们对女儿的成长非常关注,但女儿高中毕业却一边打工一边去读社区大学,他们认为孩子就是要靠自己努力。